2009年奇美博物館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絕色名琴:奇美博物館提琴珍藏展》,一口氣展出館藏中最頂尖珍貴的40把提琴,而這40把琴當中,有13把琴是貝克父子提琴於全世界各地尋得的。
奇美的提琴收藏水準和數量世界一流,有目共睹。他們和全世界琴商採購,公平公開,選擇原則是身份純正,價格合理,健康良好;在僅有幾個基礎條件下,最後能成為奇美主要供應商的在全球也就幾位;而台灣只有貝克提琴,其他台灣琴商大約一把都無法成交。而世界這少數幾位奇美主要供應商,能在台灣給予持續直接服務的,更僅有貝克父子提琴。
古琴交易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真偽的判斷。一般來說,琴的真假,所倚靠的是專家的鑑定所開立的證書。但專家各有專精,那位專家的證書在那個時代對那些作者有效,也不是能一概而論。這是為什麼台灣時常發生假琴糾紛,從知名教授老師們,到主要樂團的購買,買賣雙方屢屢搞不清事實,訴訟經常。
價格合理與否,不是一般人能輕易判斷的。無論是新舊琴,價格取決在很多因素,市場機制有公平性,但一般人很難全盤估量。於是不肖商家經常不良品當精品,廢鐵當黃金。提琴拍賣會也因為和其他藝術品有本質的差異,淪為掃垃圾的場所,周遭暗盤不斷,經常得標的消費者吃虧不知還沾沾自喜。
貝克父子在提琴真偽的判定,價格合理性的追尋,有完全的立場。堅持一定要有特定權威專家的認可,交叉比對的鑑價,才敢拿出來做買賣,但即使是嚴格的把關,仍有疏失的情況發生,貝克提琴執行長曾先生說:「我們也曾經有過專家們看走眼的情形,最後也只好忍痛無條件將樂器買回,當作是投資虧損來處理。」
貝克父子提琴儼然是奇美博物館最有商譽的供應商之一。
--
延伸閱讀:小心!假琴就在你身邊 (MUZIK 雜誌)
13把絕色名琴展出的提琴
摘錄自:奇美文化基金會2009年出版
《義大利提琴傳奇1550-1950》
Pellegrino di Zanetto De Micheli, c. 1520-1606
皮瑞奇諾・米凱利
皮瑞奇諾・米凱利(Pellegrino di Zanetto De Micheli, c. 1520-c. 1606)是義大利布雷西亞提琴製造業的先驅者之一。提到他,必須先介紹他的父親老札內 妥(Zanetto Micheli da Montichiaro, c. 1489-c. 1560); 在當今慎密而廣泛的考證與研究中,發現最早的中提琴製造者,正是老札內妥。十六世紀早期, 提琴製造還在萌芽階段,根本沒有製琴模板和先進工具,也尚未發展出確立的提琴形制。當時的提琴,是由許多製琴師不斷嘗試,獨自摸索製造 出來的;其中,老札內妥所製造的提琴,融合個 人巧思與精湛手藝,極其出色,甚至成為後代布 雷西亞製琴家們模仿的對象。在提琴製造史中,老札內妥建立了一個典範。
傳到他兒子皮瑞奇諾,儘管相關的文獻紀錄寥寥 無幾,但是確定他繼承父業,改良開發製琴技 藝,更是一位出色的樂器製造家。可惜因為年代 久遠,幸運存留下來的樂器甚少;其中一把大中提琴(tenor viola),目前珍藏在布雷西亞的音樂博 物館中,上面貼有「Peregrino f.q.m. Zanetto」的標籤。此外,皮瑞奇諾還製造維奧琴、魯特琴等當 時普遍的樂器;巴黎的音樂博物館收藏了一把他製造的低音維奧琴(bass viol),從奇特的造型和螺旋式琴頭,即可看出他的天才巧思。
這把奇美典藏的中提琴製造於1560年左右,琴齡 將近450年。其琴身狹長,琴板弧度較平,渦旋狀的琴頭線條流暢,顯示出布雷西亞學派熟練的 製琴技術。儘管在四個世紀的時空流轉中,物換星移世事無常,但此琴卻經得起時代變遷的考驗,依然保存得完好如初,確實是奇美的「鎮館之寶」之一。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New York: Rembert Wurlitzer Inc., 1960
Giovanni Paolo Maggini, c.1580-1630
喬凡尼・保羅・馬吉尼
喬凡尼・保羅・馬吉尼(Giovanni Paolo Maggini, 1580-c. 1630)是達薩羅最出色的門生,藉由他精湛的手藝,因而將布雷西亞製琴工藝推向頂峰;尤其以小提琴最為出色,無論是提琴的形制或風 格,都深深影響了日後兩位製琴巨擘: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c. 1644-1737) 和朱塞佩・瓜奈里・耶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 1698一1744)。
馬吉尼所製的琴固然沿襲了布雷西亞的風格,但在音色的表現上更為厚實,能發出寬廣的聲響和豐富的共鳴;其琴身外觀,則偏好簡潔平實,特色是使用褐紅色與金橘色的琴漆。馬吉尼更是個轉捩製琴史的關鍵人物,尤其在提琴形制的發展上;他研發出兩種形制的小提琴,並做出體型較小的中提琴與大提琴。最重要的是,馬吉尼能把 提琴家族的音色同質化,這讓與他同代的製琴家 都望塵莫及。
這把小提琴延續了其師達薩羅所設計的弧度,體型長而寬大,在F孔的定位尚不成熟,琴身留有工具的鑿痕,琴頭則由馬吉尼親手打造。其中特殊材質的雙鑲線,是馬吉尼最擅長的工藝。可惜他從未在琴板內標示日期,後人只能以模子及尺寸來鑑定製造年份。
此琴風格壯美,反映出布雷西亞學派音量雄厚,音色飽滿,深具穿透力的特質。根據布雷西亞2007年琴展中的年輪鑑定研究,此琴面板為一片 完整的松木所拼成,最年輕的年輪為西元1569年。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London: John & Arthur Beare,2002
馬吉尼這把大提琴是1610年左右的作品。根據F孔的設計及位置研判,這把琴原本應為五弦,後來才改為四弦的架構。他的琴頭是後人所製,側板的處理方式和小提琴如出一轍,也是馬吉尼最擅長的雙鑲線裝飾。這把大提琴面板由兩片松木拼成,最年輕的年輪分別為1566年及1583年。
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New York: Jacques Francais, 1973.
London: W. E. Hill & Sons, 1943.
Andrea Amati, c.1505一1577
安德烈・阿瑪蒂
安德烈・阿瑪蒂(Andrea Amati, c. 1505一1577)是阿瑪蒂製琴學派的創始人,有關他的生卒年代說 法不同,據較為明確的文獻顯示,他出生於1505 年左右。安德烈在1兄5年,甚至更早以前,就 已經成為製琴師。1539年,他成立了個人提琴 工作室。這個工作室,對於整個家族的製琴發展,預顯出阿瑪蒂學派即將開敔提琴史的輝煌年代。十六世紀中期,安德烈在製琴界的名氣相當 響亮;去世後,由兒子安東尼奧(Antonio Amati, c. 1540-1607)和基羅拉摩(Girolamo Amati, c. 1550-1630)繼承製琴業,兄弟兩人以發揚阿瑪蒂這個姓氏為宗旨,延續了阿瑪蒂學派的生命。
這把小提琴是安德烈晚年的作品,在1570年左右製作完成;琴身不大,具有阿瑪蒂家族一貫的特質,音色極為甜美。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琴頭是由兒子安東尼奧所完成。此外,德國與奇美文化基金會的年輪鑑定研究,確定此琴面板為單片松木,最年輕的年輪為1514年。
安德烈的提琴作品存留在世的數量非常稀少,可以想見每一把提琴是多麼珍貴。2007年,克里蒙納舉辦了以安德烈・阿瑪蒂作品為主題的特展 (Andrea Amati Opera Omnia),邀集全世界幾個重要提琴典藏機構共襄盛舉,總共展出21把大師的作品;這把奇美收藏的安德烈提琴,在應邀的特展中受到極多的注目。
美國小提琴家賈桂琳・蘿絲(Jacqueline Ross),曾經用此琴錄製巴哈小提琴無伴奏全集((J. S. Bach: Sonata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 BWV 1001一6)。
證書/Certificate:
London: John & Arthur Beare, 1990
Antonio Amati, c.1540-1607
安東尼奧・阿瑪蒂
阿瑪蒂學派第二代製琴家。安東尼奧・阿瑪蒂(Antonio Amati, c. 1540-1607)和弟弟基羅拉摩・阿瑪蒂繼承父親的製琴事業後,把阿瑪蒂這個姓氏發揚光大,豐富了阿瑪蒂學派的生命色彩。1580-1630年問,阿瑪蒂家族所製造的提琴除了始終如一的甜美音色,更展現出精湛的藝術性,獲得許多專業家的極高評價,演奏家們更是熱愛非凡;因此,阿瑪蒂的名氣迅速在整個歐洲傳開,擴展了很大的市場,對後來的製琴學派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這把小提琴曾經被孟德爾頌家族所收藏,因而別稱「孟德爾頌・無敵艦隊」。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提琴,大多是阿瑪蒂兄弟兩人合力完成的提琴作品;但這把「孟德爾頌・無敵艦隊:琴,卻是由哥哥安東尼奧一手完成,屬於體型較小的小提琴。當時提琴只分為大小提琴及小提琴兩種尺寸,「孟德爾頌・無敵艦隊:即為後者。根據德國與奇美文化基金會的年輪鑑定研究,此琴面板為單片松木,最年輕的年輪是1480年。
這把小提琴曾於2000年在克里蒙納博物館展出。除了曾經被孟德爾頌家族收藏外,也轉手到位於英國倫敦的希爾公司(W. E. Hill & Sons) ;該公司以收藏多把名琴顯揚於音樂界。可惜關於這把小提琴的文獻,並未記載分別被孟德爾頌家族和希爾公司收藏的明確時問。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London: W. E. Hill & Sons 1918.
Francesco Ruggeri, c.1620-1698
弗朗切斯科・盧傑利
弗朗切斯科・盧傑利(Francesco Ruggeri, c. 1620- 1698)的琴帶有濃厚的阿瑪蒂風格,模仿阿瑪蒂琴幾可亂真。然而,弗朗切斯科並沒有一味模仿, 他能接受更新的想法,努力改善提琴音色,使其更深沉圓潤,音響則清澈宏亮,穿透力甚為強大。他最具獨創的特色,是在琴頭螺旋處的雕刻較淺,側面弧度幾近平坦。
弗朗切斯科對製琴最重要的貢獻,在改良大提琴形制。他的琴產量多,且深受當時演奏家的喜愛。但在當時的克里蒙納,阿瑪蒂製琴家族佔有優勢的主導地位;儘管弗朗切斯科的製琴地位僅 次於尼可羅・阿瑪蒂,然而終其一生,他卻沒有 得到該有的聲望。經過幾百年歷史劇烈的流變後,弗朗切斯科的提琴穿越了時光的試煉,終於得到極高的肯定;如今,他的琴與阿瑪蒂琴的價值,可謂旗鼓相當。
此琴為弗朗切斯科典型的作品之一,至今仍保持極佳的狀況。雙拼面板是用漂亮紋理的雲杉木製成,在中央部位是細密的年輕年輪,漸到外側則呈現粗壯的較老年輪;側板和琴頭用類似於 背板楓木斑紋的木頭,琴頭側面的弧度幾乎是 平的,探金褐色塗漆。原始標籤標為「Francesco Rugeri detto ii Per/in Cremona 1696」。此琴曾由「 Vermeer絃樂四重奏」(Vemeer String Quartet)的小提琴家梅納德(Pierre Menard)所擁有。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Bermen: Machold Rare Violins, 1997.
Philadelphia: William Moenning & Son, 1972.
London: W. E. Hill & Sons, 1946.
Vincenzo Ruggeri,1663-1719
文欽佐・盧傑利
文欽佐・盧傑利(Vincenzo Ruggeri, 1663一1719)是盧傑利家族中第二代最優秀的製琴家。繼父親弗朗切斯科之後,文欽佐也非常多產;而且他製作的 琴比父親更為精巧細緻,特別是琴身邊緣有較深 的凹槽與精細的鑲線,琴頭的雕刻極其美妙。文欽佐琴的面板木頭通常會有纖細的紋理,偶爾也有寬大筆直的木紋;背板的木頭幾乎遍佈著寬大的虎背紋;在塗漆方面,他會使用橙紅色漆、亮金色漆,有時用較深沉的褐色漆,使得提琴色澤 十分瑰麗。文欽佐製造的有些提琴,乍聽之下音 色彷彿略為沉悶,但仔細聆聽,即能戚受一股穿透力強大的宏亮音響。另外一些提琴的音色優柔 甜美,而且清澈如水,是弦樂四重奏非常理想的樂器。
1690年,文欽佐創立了自己的製琴工坊;父親去世後,克里蒙納的小提琴市場需求量逐漸下降,這時史特拉底瓦里的製琴業反而非常活躍。1710年之後,文欽佐的作品逐漸減少,提供給提琴市場的作品也跟著慢慢式微了。
此把提琴為文欽佐最具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單片背板由亮麗鮮明的楓木製成,遍佈著寬大的紋 理,從左至右向下傾斜;下半部側邊有一小片鑲填上去的木頭,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收藏的另一把文欽佐琴的背板使用的木頭是同一塊。面板由 兩塊品質極佳的雲杉木製成,覆滿了由內往外逐漸寬大的漂亮紋理;側板採用與背板捲紋相類的木頭,琴頭則探用寬大虎背的楓木。琴身底色為金黃色漆,再輔以橙褐色漆,呈現出微黯的紅褐色光澤。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New York: Jacques Francais, 1972.
London: W. E. Hill & Sons, 1925.
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 1655-1720
彼得羅・瓜奈里(曼圖阿)
彼得羅・瓜奈里(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 1655-1720)為安德烈・瓜奈里的長子,與弟弟朱塞佩・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 fihius Andrea, 1666-1740)一同繼承父業,延續了瓜奈里學派的製琴業。1679年左右,彼得羅遷居曼圖阿,除了製琴,並在宮廷樂團擔任小提琴演奏家,世人稱他為「曼圖阿的彼得羅:(Pietrotr di Mantova,即Peter of Mantua)。
此琴的標籤標註明「Petrus Guarnerius Cremonensis fecit / Mantua sub tit. Sancta Teresiæ 1715.」每一個環節的細部結構,都展現出彼得羅精緻完美的手藝。瓜奈里家族的製琴技藝極受矚目,而彼得羅正是其中手工藝最優秀的大師。這把琴為雙拼背板,琴板的弧度相當飽滿,其設計反映出當時 曼圖阿地區的偏好,探用金黃色塗漆,呈現出燦麗的光澤,與克里蒙納地區的製琴風格迥異其趣。此琴曾於1945年在布魯克林博物館展出。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Easton, Connecticut: Emil Hermann, 1945.
Pietro Guarneri of Venice, 1695-1762
彼得羅・瓜奈里(威尼斯)
彼得羅・瓜奈里(Pietro Guarneri of Venice, 1695- 1762)是朱塞佩・瓜奈里的次子,瓜奈里家族的第三代。1710年代,克里蒙納製琴的商業生態驟 變,於是他離開家鄉,先在曼圖阿待了一段時間,後於1717年來到威尼斯定居,所以世人稱他為「威尼斯的彼得羅」。
彼得羅在威尼斯發現豐富的音樂資源,以他的背景與經歷,很快就找到發展的空間。起先,他與卡洛・托諾利(Carlo Tononi, 1675-1730)在馬泰奧二 世(Matteo II Sellas)的工作坊製琴;1733年後,他便獨立展開個人的製琴事業。
1740年前後,是彼得羅最輝煌的時期,不但超越了競爭對手,還與當時製琴大師多梅尼柯・蒙塔耶納(Domenico Montagnana, 1686-1750)、桑通吐斯・歇拉費(Santo Serafin, 1699-1758)等人並駕齊驅,所製的提琴不分軒輊。
這把提琴的標籤為「Petrus Guarnerius Filius Joseph / Cremonensis fecit Venetijs / Anno 1746」,曾經被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的Hamma & Co. 公司收藏,之後在倫敦著名琴商阿爾諾德(Albert Arnold)處待過一段時問,如今終於在奇美博物館定居下來。
儘管彼得羅受過父親指導,作品卻同時呈現威尼斯式的丰采,他巧妙地融合了克里蒙納與威尼斯的特色,進而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此琴為單片背板,塗漆呈紅棕色,琴身長35.4公分,較為平坦寬闊;F孔形狀優美,所佔面積較寬;鑲線與琴 的邊緣非常典雅;琴頭寬大,渦捲部份可清楚看見鑿痕。提琴背板的中心固定點,承襲克里蒙納學派的阿瑪蒂、瓜奈里等家族風格,是此琴最具特色的部分。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New York: Rembert Wurlitzer Inc., 1952.
Michele Angelo Bergonzi, 1721-1758
米凱萊安傑洛・白貢齊
米凱萊安傑洛・白貢齊(Michele Angelo Bergonzi, 1721一1758)是卡洛・白貢齊的兒子,白貢齊家族 第二代。1747年父親去世,米凱萊仍住在史特拉 底瓦里的房宅,承接父業繼續製琴。尤其在史特 拉底瓦里和瓜奈里兩大家族的製琴師都相繼去世後,大家把延續克里蒙納製琴傳統的希望,都寄託在米凱萊身上。他以父親的提琴形制為製琴準 則,儘管手藝不如父親精巧,但製出的小提琴獨奏效果極佳;大提琴則仿造史特拉底瓦里最小形制的琴型。他的提琴F孔設計頗符合耶穌・瓜奈 里的比例;這項設計,幾乎是克里蒙納晚期製琴 家一致的明確目標。此外,米凱萊也製作曼陀林琴,廣為人知。
這把琴身長35.6公分,背板由兩塊花紋不明顯的北義大利楓木製成,面板覆滿中等寬度的紋理。 根據德國與奇美文化基金會的年輪鑑定研究,此琴面板為雙片松木拼合,最年輕的年輪分別為1690年與1711年。提琴側板與琴頭,都使用類 似背板的木頭製成。淡褐色的塗漆閃爍著金黃的光澤。這把提琴,不論是探用的木頭或展現的手藝,都足以看出克里蒙納的製琴王朝,已然邁入另一階段。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Chicago: Bein & Fushi, 1977
New York: Dario D' Attili, 1976
Carlo II Bergonzi,1757-1836
卡洛二世・白貢齊
卡洛二世・白貢齊(Carlo II Bergonzi, 1757-1836)是佐西莫的兒子,尼可拉的弟弟,同是白貢齊家族的第三代。卡洛二世在1780年左右開始製琴,此時期與尼可拉的作品相當類似。後來,他顯現極大的轉變,所製的琴雖然依循祖父的琴型,但更接近歐莫柏諾・史特拉底瓦里的風格。
此琴用義大利小楓木做為琴身,楓木使得提琴聲音結實優美,C側板較為方正,迥異於當時的義大利風格;F孔形狀較不對稱,琴身也較小。渦旋狀的琴頭比尼可拉琴更為粗壯,雕刻更為明淺。卡洛二世好用義大利本土的楓木木頭來製作 背板;面板則是精選的雲杉木。他謹慎地在靠近琴的邊緣,嵌入整齊的鑲線;橙黃色澤的琴身光亮耀眼,塗漆品質相近於尼可拉。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Bermen: Machold Rare Violins, 1999.
New York: Emil Hermann, 1936.
Enrico Ceruti, 1806一1883
恩里柯・契魯蒂
恩里柯・契魯蒂(Enrico Ceruti, 1806-1883)是朱塞佩・契魯蒂的兒子,契魯蒂家族的第三代。恩里柯製琴的數量,相較於父親顯然非常多產;他還 是專業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曾擔任克里蒙納的愛樂協會樂手。恩里柯具有祖父喬凡尼的精熟手藝,所製的提琴比父親更為雅緻,作品變化多端,充滿濃厚的個人特色。恩里柯早期的製琴生涯,明顯受到白貢齊家族的影響,特別是呈方形的較寬琴型,與尼可拉・白貢齊的琴身非常相似。1870年代,恩里柯終於趕上白貢齊的製琴水準,尤其是勻稱比例的琴頭,與白貢齊的形制如出一轍。此外,恩里柯有些作品,相似於耶穌・瓜奈里的早期琴型,顯示了他融合前輩製琴技藝的洋溢才華。
恩里柯大部分作品皆留存至今,以小提琴居多,還有些中提琴及大提琴;作品中有部分小提琴,讓許多提琴專研學家讚譽為十九世紀的傑作。1870年,恩里柯獲頒了倫敦的銀色獎章,又陸續得到維也納的榮譽獎,這不但使他享有國際盛名,且多次應邀在各國重要琴展展示他的作品,諸如倫敦・佛羅倫斯、巴黎、威尼斯、維也納及米蘭等歐洲的音樂重鎮;由此可見恩里柯作品備受重視。在提琴史的評價上,恩里柯為十九世紀 前五位頂尖的小提琴製琴大師。
此琴為恩里柯早期的傑出作品,有原作者的標籤。琴身長35.7公分,背板是以徑切法切割的楓木製成,覆滿淺淡迷人的寬廣虎背紋,紋理由左 至右微微向下傾斜。面板由兩塊雲杉木所製,紋理從細緻漸漸變寬。側板的木頭類似於背板。恩里柯原作的琴頭保留至今,探用木紋較不明顯的楓木製成。琴漆以亮金色為底,再輔以橙褐色,光澤華麗。
這把琴是恩里柯展現精細手藝的傑作,探用非常上等的木頭;既代表著契魯蒂家族的製琴巔峰,也振興了克里蒙納製琴系統。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5.
Chicago: Kenneth Warren & Son, 2005.
London: John & Arthur Beare, 2003.
Romeo Antoniazzi,1862-1925
羅蜜歐・安東尼亞齊
羅蜜歐・安東尼亞齊(Romeo Antoniazzi, 1862-1925)於1862年在克里蒙納出生,是安東尼亞齊的第八個兒子。羅蜜歐起先和父兄一起製琴,由於工作機會多,他也曾在其他地方諸如Barlassina's shop,和Monzino & Sons等公司工作過。這樣的結果導致生活不穩定,連帶影響他所製的提琴品質參差不齊。羅蜜歐最好的幾把作品,和里卡多同樣仿效十九世紀末的提琴形式,不過技藝不如里卡多精緻。
羅蜜歐不同的製作時期,可藉由不同的琴漆判別:他早期偏向明亮的黃褐色,晚期則變成幽黯的深褐色,提琴的光澤沉奧幽微。羅蜜歐喜好使用各式標籤,即使晚期並未回到出生地,他仍在標籤上註明「在克里蒙納製作:(fece in Cremona),且添加了克里蒙納特屬的裝飾。1925年在米蘭過世。
這把提琴是羅蜜歐在1906年比賽得獎後的成熟作品,在琴頭及琴漆的表現上,與兄長里卡多頗多相似。不過,羅蜜歐製作的琴體乾淨明亮;深邃的琴板外緣翻邊手法,呈現出二十世紀初克里蒙納與米蘭學派的特有風格。
證書/Certificate:
Chicago: Carl Becker & Son, 2004.
Cremona: Eric Blot, 2002.